1999年底/2000年初,老爸弄来一台modem及一张100元的和讯上网卡,从此开始一往情深。
刚开始就知道上什么163(最简单易记)、广州日报、CCTV、ABC等容易想到的本地媒体——一是资讯的准确性:虚拟与现实对比,二是资讯的时效性:是否第一时间实时更新,是否跟上了时代最前沿。回车后告别了“此页无法显示”,看到浏览器右侧的动态E标及下方任务栏的链接提示,别提有多兴奋了。随后大街小巷、车里车外的广告掀起了世纪之交互联网高潮,以下这些广告让我记住了网址,并打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:新浪游戏、shou.com(怎么也上不去)、elong(侃大山,上elong)、中华、21世纪、广州视窗、广州日报、CCTV、雅虎、8848、NBA,OICQ、广汽本田、银沙、索尼、索易、通过三七二一上拖厂、younggirl、18等。。。这比当今动不动SB扫二维码逼格高多了。
展开gztyd.com.cn,天河中学组织编辑网页,首次在WIN98上安装网页服务器(IIS,127.0.0.1)。hqtcn.com的聊天室公布源码,初步认识ASP动态页面
Frontpage、hotdog、CuteFTP、stoneagesz1.8u8.com、Dreamweaver别具光芒,然后就沉寂了一段时间。
stoneagesz1.8u8.com 以及另一个门户网站四级域名的个人主页,学名叫vhost(实际上就是普通物理机,仅凭多用户共同运行Apache等服务,连虚拟机都没有):
1 | 给你一个账号登录ftp服务器,上传用上述软件制作的网页,图片等文件 |
2 | 把首页文件命名为index.html |
2014年6月左右在QNAP turbo NAS的”应用服务“后台知道了wordpress,没错,他与从前的discuz论坛类似,相当于一套动态网页发布系统。开启后即建立简单Frontpage,被他各平台自适应页面布局的特性所折服。立马买了一本学习wp的书,里面除了介绍了wordpress.com及wordpress.org的大概区别,由此大概知道了目标方向。。。简易建站,在通道远程访问(绿白色,通道夜景)
2013-14年,公司曾考虑翻新网站,似乎给过一系列建议,包括页面布局,并安装(W)XAMPP,这是第二次在PC上搭建网页服务器,对建站全家桶有了进一步清晰的认识。
2015年暑假后赋闲在家,搜到”XX云“与Wordpress的联系——SAE。与之类似的有GAE/BAE/ACE等App Engine,通过免费试用发现,确实可以建立一个简易网站,但很快发现他的局限性,比如只能通过SVN远程连接,内存限制导致上传主题,下载插件,修改设置弹出各种莫名其妙错误。在2022年写该文的时候,才发现ACE早已于6年前(2016年)黯然关闭。
建立一个站点就像是点开一系列的科技树一样,每个科技都有不同的分支。
SAE 或 VPS?
在现在的眼光看来,SAE等可能只适合运行傻瓜类的测试程序。既然无法满足要求,那么传说中NB的云计算应该能有个性化方案,果然通过上级搜索,得知此类应用引擎实际上就是PaaS平台即服务,与之对应的还有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,从字面意思上看,显然这个更为基础,DIY空间更高,于是顺藤摸瓜地找到XX云弹性计算。从一开始的机器配置,就让人陷入到无尽的选择困难症之中:用什么操作系统?哪个版本好?哪个软件稳定?如此这般在烟雾缭绕的”云端“一点点找寻点点星光指引方向:
- 1、问百度——centos较流行(RHEL)就知道上来要yum一堆,最省事则NMP皆yum
- 2、XX云的教程库、案例库——发现一键安装包
- 3、图书馆借用一本RHEL,学了几条最基本的操作命令